马龙的状态,毫无疑问,足以让他在新一届全运会中继续征战。全运会资格赛如火如荼进行中,北京队在一场男子团体比赛中,以3比0轻松击败湖南队。尽管有些球员的发球问题暂且不提,但最引人瞩目的,无疑是即将年满37岁的马龙的精彩表现。身兼双打与单打的他,再次以两场胜利,为北京队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。
自从巴黎奥运会以来,马龙仅参加过两场竞技,分别是中国大满贯赛和老瓦杯。此后,他鲜少在赛场亮相,最近一次公开露面还是在总局的体测现场。因此,这已经是马龙连续第六次参加全运会,回顾他的辉煌历程,2005年在全运会上,当时年仅16岁的他便获得男单和男双的铜牌。2009年他输给王皓,拿到单打银牌,并夺得团体铜牌。2013年,马龙高光时刻首次斩获男单金牌,并与丁宁搭档夺得混双金牌,团体赛再度获铜。
2017年,他成功卫冕男单金牌,创造全运会历史,还与许昕合作,赢得男双银牌。2021年,马龙和王楚钦组合,再次携手摘取男双金牌,而团体赛也表现不俗,获得银牌。五届全运会,他共计斩获4金、3银和4铜,令人瞩目的成绩确立了他在国内外赛场上的永恒王者地位。
此次全运会预赛中,马龙与王楚钦携手首盘以3比0战胜对手,久违的“龙头组合”在巴黎奥运会后再次闪耀赛场,令球迷们兴奋不已。而在黄友政的出色表现下,第二盘同样以3比0获胜,马龙在第三盘的单打赛事中以3比1锁定胜局。试问,这样的状态,哪里能看出是快37岁的球员?即使放眼国际赛场,龙队的实力依然能够排进前三名。
展开剩余58%赛后采访环节热闹非凡,马龙带着王楚钦和黄友政出席,而刚步入新周期的王楚钦已逐渐成为国乒的领军者,谦逊依然,乐呵呵地与马龙相伴。这样的情景让人倍感熟悉,在整个巴黎周期,国乒男队的采访几乎都是由马龙主导,樊振东和王楚钦虽也有发言,但更多的是依赖马龙,主动让出核心地位。
在北京队里,这种传承的意义更加深远。37岁的马龙、25岁的王楚钦、20岁的黄友政,组成的这支组合恰如其分地象征着传统与新生的交融。
尽管采访内容大致相同,不乏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插曲:一位宁波当地记者竟说马龙是第一次来到宁波。当马龙听闻对方是当地记者时,忍不住笑着回应,称自己已经在宁波打了七八年,现场笑声一片。此刻的我却无从笑出声来,这段小插曲透视了当下国乒舆论环境的奇特:一名正经媒体的记者在采访这样一位重要的体育人物时,连基本数据都难以掌握,仿佛在发现新大陆般。而如若是普通年轻球员或许还能理解,但马龙作为双圈大满贯得主,纵使是年长球迷也明白他在宁波的表现,作为当地记者却显得如此无知,真是滑稽。
因此,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媒体的舆论导向,也呼吁正规媒体的职业素养需与时俱进。
发布于:山东省